郵箱登錄 服務大廳 信息服務 圖書館 ENGLISH
山或许況
張彙泉

張彙泉(1899-1986),河北省文安县人,先后担任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PP电子医学院副院长、PP电子省政协常委、民盟PP电子省委副主任、PP电子医学院教授、PP电子医科大学照料、中华医学会PP电子分会理事长、PP电子科联主委等十几个职务。

張彙泉1918年进入北京燕京大学预科学习,而且立志学习医学。因其时北京尚无医科院校,1919年張彙泉通过多方面争取,经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美国人)介绍由北京燕京大学转入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同年北京发作了著名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并迅速波及全国,張彙泉与齐大师生积极加入了这一运动,与同学们一起罢课、上街游行、宣传演讲、为营救被捕学生冒雨到济南镇守使署请愿。20年代初,曾与中共早期领导人邓恩铭有过密切交往,1921年,張彙泉亲自送邓恩铭去上海加入中共一大聚会会议。大学结业以后,留校任教。張彙泉教授学识广博,其研究内容涉及医学的许多领域,特别是在组织胚胎学方面造诣很深。

抗日战争时期,身为齐鲁大学医学院代院长的張彙泉教授目睹了宽大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悲凉生活,提议组织一支医疗队到川西为群众治病,但却遭到洋人教师的阻挡,恼怒之下他毅然辞去医学院代院长的职务,并离开齐鲁大学。1948年国民党溃败南逃,其时的齐大校长率部门教师学生携带设备、图书退往江南,有人也力劝张教授去台湾大学医学院并任领导职务,被张教授断然拒绝,他说:“我绝不能跟国民党走。”同年,济南解放。1949年,南迁师生陆续返回济南,齐鲁大学很快复课。由于事情需要,張彙泉教授再次担任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职务。在此期间,他响应党的招呼,潜心医学教育事业和医学科研事情,同时凭据中央指示目标对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会学校进行革新。1952年,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会同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先前合并了的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和PP电子省立医学院再次合并,组成新的PP电子医学院,張彙泉教授担任PP电子医学院副院长。

張彙泉教授从事医学教育和研究事情六十余年,直到八十多岁仍照常到台授课,亲自下实验室搞科研。不仅培养了大量医学学子, 而且留下了一位老学者对教育、对科研的特殊执着精神。他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医学科研论文,引起了同行专家们的重视;先后撰写了《胚胎图谱》、《组织胚胎学》、《胚胎学》、《人体畸形学》等著作,其中《组织学》、《胚胎学》、《组织胚胎学》等被卫生部列为全国医学院校通用教材。

“文革”之后,学校第一次招收医学英语班学生,因缺少师资,張彙泉教授虽然已是八十高龄,但他毅然肩负起用英语教学组织胚胎学的课程,同年轻人一样担负着极重的授课任务。正如他自己所说:“精心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直到去世前,他始终战斗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并体贴着我国医学事业的生长。

聯系我們
地址:中国PP电子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傳真:(86)-531-88565657
值班电话:(86)-531-88364701          
     
舊版回顧
  • 關注微信
  • 關注微博
  • QQ校園號
  • 關注抖音